周公解夢

周公解夢,姓名測試,民俗文化,風水

Tag: 佛教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_宗教信仰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註音1)   嗡wēng 班bān札zhá拉lā 薩sà埵duǒ 薩sà瑪mǎ呀yā 瑪mǎ奴nú 巴bā拉lā呀yā   班bān雜zá拉lā 薩sà埵duǒ 喋dié諾nuò巴bā   地dì叉chā 則zé桌zhuō 美měi巴bā哇wā

準提咒_宗教信仰

  準提咒目前在顯教的《佛教念誦集》中作為“十小咒”之一,其持誦內容如下:   ●準提神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贊大準提 唯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   準提咒是任何信仰者(不拘出傢在傢,或茹素與否)都可以持誦的。古來相傳的讀法,隨著我國歷代語音的變化,已經有少許失真,茲將漢譯咒語附上羅馬字讀音,以供持誦者參考︰

凈空法師:三皈依_宗教信仰

  「皈依佛,二足尊」,二是指智慧與福德。佛對眾生說法,尤其著重福德,這也是應機說法,因為一切眾生沒有不希求福報的。福報在未見性之前,一定要靠修德;見性之後,就是性修不二。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修福非常重要。此地區修福的人多,必定是國泰民安,生活富裕。經中修福的教誨很多,要細心體會,徹底明了,就知道如何修學才能獲得滿意的果報。佛門講「有求必應」,此話真實不虛。但求有求的理論與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能獲得報償;若與求的理論方法不相應,希求就不能滿願。   福報與人共享是真正的福報,福報自己獨享很容易變成禍害。古德明了此道理與事實真相,所以在造「禍」、「福」二字時,將文字的形體表現得非常接近,就是希望我們能有所警惕,不要把福變成禍害。古聖先賢雖然提出警告,但在中國歷史上,將福變成禍害的記載依舊很多;現今世界上的這些事實,更是不勝枚舉。真正有警覺心的人仍然不多,正是經上講的眾生愚昧無知,不但經論看不懂,講解聽不懂,事實真相擺在面前還是不懂。佛講「三轉法輪」│示轉、勸轉、證轉,作證轉就是把事實真相展現在眾生面前,若還是不懂,佛也沒有辦法。這樣的人,就是經上講的「一闡提」,即沒有善根之人。   現在沒有善根之人很多,而且往往都是有福報之人,有福報而沒有善根,福就變成禍害。禍害不僅他一個人受難,許多人要連帶受災難,而他造的業障就愈嚴重,果報也愈可怕。學佛人、深信因果之人雖對此看得很清楚,但也無能為力,因為連佛都沒有辦法,我們當然更沒辦法。此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度,自己幫助自己脫離苦難的境界,這是聰明人。這也是佛菩薩教導我們的。   最近有幾位同修往生了,多數都有瑞相,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這些人為我們作了證明,使我們信心增長。他們能夠自在安詳的往生,這是大福報,原因是他們能放得下。所以「萬緣放下」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樣樣放得下,心開意解,就能消災免難。唯有放下,才能真正做到一心向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功課。我們要預先做好準備,把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因素消除,功夫就能得力,就能達到功夫成片,甚至於一心不亂,這才是真正的福報,真實的智慧。   「皈依法,離欲尊」。欲是五欲六塵。塵緣不能從內心拔除,就是大障礙。塵緣所帶來的種種不如意,這是一切災禍之根源,所以佛教導我們要遠離塵緣。遠離不是不要,大乘經上講,諸佛菩薩講經說法,有天人供養,載歌載舞,與世間人的享受一樣。於是我們明了,佛教導我們遠離,是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把妄想分別執著斷除,五欲六塵的享受,那是隨緣;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享受就是攀緣。諸佛菩薩隨緣,天人來供養很好,菩薩變化來供養也好,絕無絲毫留戀,這是真正的享受,這種享受決定沒有災難。   所謂「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是在境界現前時六根清凈,不是遠離塵緣時六根清凈,那是小乘修學的方法。接觸境界時,心又亂了,又動妄念了,那就沒有功夫。面對境界,養成清凈不染,這要高度智慧。《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要常常提起,這就是觀照功夫。面對境界才起心動念,就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就平了。順境不起貪戀之心,逆境也不起瞋恚之心,知道全都是假的。所以,要學佛菩薩在世間遊戲神通,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修福就要從這些地方下手。

心經解釋 心經白話解釋_宗教信仰

  心經解釋 心經白話解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從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隻依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夠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這個經,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他們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今把此經判分七段,用白話來逐句解釋,使世人明白空的真義,不至誤會造業。由此斷一切苦厄,並可發大悲平等心救世,證明佛法在社會上的大用,實是開發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白話分段解釋

心經講解_宗教信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從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隻依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夠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這個經,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他們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今把此經判分七段,用白話來逐句解釋,使世人明白空的真義,不至誤會造業。由此斷一切苦厄,並可發大悲平等心救世,證明佛法在社會上的大用,實是開發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白話分段解釋   「般若」,這是梵文,我國名為大智慧;因為中國文字難盡其義,所以仍用塬文,並且尊重這幾個字,所以不譯。這個般若,全是說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眾生,無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若厄。論其性體,是不生不滅的金剛;論其相貌,卻是無形無狀的實相;論其妙用,乃是不可測知的圓通神妙。這個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眾生都是平等的;不過佛是開了般若慧,眾生是有而不開,被無明所矇住了。至於般若兩個字,解釋卻有許多字,當雲「通達世間法出世間法,融通無礙,恰到好處,而又不執取諸法的大智慧」才能盡其義。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覺義,能覺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盡了人道,才可成佛。總之,入世出世,隻是一心,顛倒煩惱,貪瞋癡迷,是六道眾生的心;如能空凈自在,不固執,便是佛菩薩的心。所以離世法,便沒有佛法;離了般若,隻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羅」,此言彼岸;因為有個度字,所以假定一條生死河,眾生在苦惱的此岸,要度過到清凈的彼岸,用來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太虛大師小傳_宗教信仰

  太虛大師小傳   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於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生於浙江海寧,近代著名高僧。   太虛大師於襁褓中喪父,五歲時母改嫁,依外祖母生活。幼年時,大師曾從其舅父就讀於私塾,但因體弱多病,時學時輟。大師的外祖母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大師幼年時經常隨其外祖母上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寧波天童寺、育王寺等佛教聖地、名剎朝拜進香。其時,大師對寺僧的優裕生活甚為羨慕。大師十三歲至十五歲時,曾兩次到鎮上的百貨店去當學徒,然均因病和體弱,不堪勞累而中止。此時,已隱有出傢之意。1904年,大師十六歲時,藉故離傢,先欲去普陀山出傢,然因因緣時會,乃去蘇州小九華寺禮士達上人為師,師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間,士達上人攜大師往鎮海拜見師祖奘年和尚,和尚為取法號太虛。十一月間,奘年和尚攜大師往寧波天童寺,從名僧寄禪(法名敬安,別號八指頭陀)受具足戒。次月,寄禪和尚介紹大師去永豐寺從歧昌禪師學經。在此後兩年中,大師先後從歧昌禪師受學《法華》、《楞嚴》等經,並閱讀《指月錄》、《高僧傳》等書。歧昌禪師能詩善文,太虛亦從之學習詩文,受益非淺。其間,大師還從諦閑法師等研習天臺教觀,並與近代另一著名高僧圓瑛大師,在天童寺結為金蘭之好,互研經教。1909年,大師赴南京入金陵刻經處的祗洹精舍,從楊仁山居士學佛,時雖僅半年,進益卻頗多。同學者有梅光羲、歐陽漸,僧人仁山、智光、開悟等。   青年時代的太虛大師,思想十分活躍。1907年經同學華山、棲雲等介紹,大師得讀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鄒容等人的著述,深受激勵,向往革命。他當時還讀了不少空想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如托爾斯泰、巴枯寧、蒲魯東、克魯泡特金的書,甚至於馬克思的著作。1911年,大師在廣州期間,時與革命黨人有聯絡,參加秘密活動。大師嘗自述其青年時期政治思想之演變說:“我的政治社會思想,乃由君憲而國民革命,而社會主義,而無政府主義。並得讀章太炎《建立宗教論》、《五無論》、《俱分進化論》等,意將以無政府主義與佛教為鄰近,而可由民主社會主義以漸階進。”(《自傳》)廣州起義失敗後,大師因作《吊黃花崗》死難烈士詩,險遭不測,遂離粵至滬。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目睹國內時局的艱難,大師對前此自己的思想發生了懷疑,從而進行了一番反思,覺得不能再如此荒棄光陰了。於是,他在這一年的10月,謝絕俗緣,於普陀山錫麟禪院閉關自修。印光大師為之封關,並題其關房曰“遁無悶廬”,大師自署曰“昧庵”。在三年的閉關期間,大師悉心研習各宗著述,尤專心於唯識系之經論。   由於時代的變遷,中國佛教發展到近代已不可能再照原來的樣子繼續下去了,而必須在各個方面做適應時代的調整和改革。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傢和實踐傢。他早年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那時就認為,“中國政治革命後,中國的佛學亦須經過革命。”(《自傳》)因此,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在創辦僧伽佛學院,培養新僧人材;組織居士正信會,團結各界信眾;出版書報雜志,宣傳佛教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對於佛教改革的某些主張和意見,就是在今天也還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師對於佛教改革的主張和實踐是多方面的,而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這就是他在《志行之自述》中所歸納的:“志在整興佛教僧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對此,他自述說:“斯志斯行,餘蓋決定於民四(1915年)之冬,而迄今(民十三,1924年)持之弗渝者也。”再進一步講,此“志行之所在”,也是他“將奉之以盡此一報身,而為長劫修菩薩道之資糧者。”所以,從這兩方面入手來探討太虛大師對中國近代佛教發展的構想與貢獻,無疑是最為恰當的。

南懷謹:情欲越淡層次越高_宗教信仰

  南懷謹:情欲越淡層次越高   佛經告訴你,有時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愛才入胎。他說我們這一生作人,慳吝,整人,但是其它方面人品還好,來生還作人,不過變一個窮人。當你中陰的時候,像做夢一樣,忽然感覺到刮臺風,又打雷,下大雨,淋濕了,又害怕,趕快跑;這時看到旁邊一個茅草棚,或者一個山洞,趕緊鉆進去躲,就入胎了。那個時候沒有性愛,是生在貧窮人傢,很苦。   有時候,中陰走進一個地方,這個地方風和日麗,建築也非常好,就進去玩玩。進去就入胎了,是富貴人傢。所以入胎的因緣有很多種,也沒有一定看到性愛。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講到“觸”,一有六入以後,就發生接觸,觸就是交感,互相就受影響。   “觸緣受”,觸就是發生感覺、感受。你說,我受涼了,給風吹了,就是十一切入的地水火風這個風進來,冷氣進來涼到了。一涼了以後裡面發炎了,火起來了;接著流鼻水了,鼻子不通了,水大不流暢了;所以地水火風在裡頭變化,觸受接二連三太多了。

李統亞:走出痛苦的輪回_宗教信仰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問題。佛教認為死亡非苦的結束,人們應給予極大關懷的人生根本問題,是如何從人生的種種痛苦中得到解脫。佛教不同於多數宗教都將終極關懷的解決托之於對天地神明的絕對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賴人類自身的特長:理性,意志力和進取心。   一、面對死亡   佛經上講佛陀還在做太子時曾乘車巡遊都城,在城的東、南、西三門分別看到老態龍鐘者、重病呻吟者、死亡送葬者三種人,在城北門看到一個出傢修道的沙門,深受感觸,想到自己將來也難免老、病、死,終日悶悶不樂,唯以生老病死大事為念。這件事稱為“四門遊觀”,是促使佛陀出傢求道的一大契機。此後他就以全部生命投入對生死問題的解決。由此,“了生死”也就是佛陀思想及其所創立佛教的核心宗旨。   佛的弟子舍利弗說:“修道調心,進入涅般,對於肉體的死亡,像毀去毒缽,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報,有願的必定有成,臨死不變,是以智慧的眼觀看世相,出離火宅,實在是無限之美!”從死中看到了“無限之美”,這是佛教對死的特殊理解。在中國,儒傢講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生死觀中所重視的是生前,而非死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傢主張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卻可以通過道德學問的修養使精神達到永存和不朽。道傢的生死觀講究的是“生死氣化,順應自然。”他們將生死都視為一種自然現象。莊子認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過是安息,生死無非是氣之聚與散。無論是儒傢的重生輕死思想,還是道傢的輕生輕死主張,都教導人們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傢的生死觀直接孕育了國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其進步意義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兩傢的生死觀又未免過於忽視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質,不在生時思考死亡的意義,這實際上是對死的不負責任。從這一點來講,佛教的生死觀更勝一籌。佛教認為人世是充滿各種苦難的苦海,人們因為“無明”的緣故而在苦海之中備受折磨。如果一個人能夠洞徹自己的本心,就可以顯露出佛性,進而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這樣看來,佛教生死觀的著眼點不止在於生前,也不止在死後,而是在於生命個體的永恒歸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輕死或者簡單的輕生輕死,而是?痰嘉頤僑綰緯?繳?饋?   二、諸受皆苦

西方三聖_宗教信仰

  西方三聖,就是我們經常所看到的,佛像裡面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叫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觀音菩薩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是代表喜舍。   西方三聖之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也,梵語“阿彌陀”,中文稱“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阿彌陀,按《無量壽經》之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放棄國土捐舍王位,出傢作沙門,名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處所,請求佛陀開示說法,當時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廣泛地說出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惡行為,國土之粗劣惡濁或善妙殊勝,並應法藏比丘之願,將所有國土的情況全部顯現給他看。   西方三聖之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梵語稱“阿那婆婁吉低輸”,現今在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按照《悲華經》的記載,在過去的時劫中,當阿彌陀佛仍然為轉輪聖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為“不眴”。當時寶藏如來為轉輪王授記以後,不眴太子上前稟白佛陀說:‘世尊,今日我以廣大音聲,告知一切的眾生,我所具有的種種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願我行菩薩道的時候,若有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的時候,沒有可以求救保護的人,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著我,稱念我的名號,而那個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者,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世尊,我今天更當為了眾生的緣故,發起最上殊勝的大願,期願假使當轉輪聖王(阿彌陀佛),在西方凈土安樂世界,作完種種諸佛度化眾生的勝事,入於無餘涅盤之後,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時,我將在那時,修菩薩道利益眾生。當無量壽佛正法,在初夜分滅去之後,我即刻在其後的夜裡,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佛果,繼續度化一切眾生。’   西方三聖之大勢至菩薩

當代肉身舍利_宗教信仰

  眾生的法緣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又有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感召諸佛如來、護法善神的護念,一個當代修學佛法,專修凈土念佛法門,當生成就的實例,示現在青島安樂閣念佛堂。   黃玉蘭居士,一生專修專弘念佛法門,於二ΟΟ一年陰歷六月十五,念著佛號,面帶微笑,安詳自在,圓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終年六十一歲。在傢庭自然環境下,未經過任何處理,至今肉身不壞,依舊面帶著慈祥的微笑,念佛無有間斷,呈現出“紫金色身”,成為佛門的肉身舍利,創造了人類生命的奇跡,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現代彌陀大願(肉身)菩薩。   佛陀在《無量壽經》中,為眾生講出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慈悲救度眾生之事。其中,阿彌陀佛要以信願持名之法,念佛普度一切眾生。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所講的經典,在今天又一次被證明。彌陀大願菩薩為佛陀的教法作了證明,佛陀依宇宙真諦的教法為彌陀大願菩薩作了鑒證。天作之合,巧妙無比。此不可思議成就的實例,證明了彌陀四十八大願真實不虛,極樂世界人人能去。   《金光明經》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玄應音義》卷六載:“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別。”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圓寂後經火化留下的結晶體。全身舍利即是修行到非常高深境界的高僧或大善知識示寂後,其身體雖經年代久遠,時空變遷,卻未腐朽潰爛,非凡情所能測度,彌足珍貴,歷來被視為佛門稀世珍寶。   肉身菩薩,就是佛教所說的全身舍利。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軀,佛門所謂的“肉身”是指“即生證得菩薩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