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

周公解夢,姓名測試,民俗文化,風水

Tag: 走出痛苦的輪回

李統亞:走出痛苦的輪回_宗教信仰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問題。佛教認為死亡非苦的結束,人們應給予極大關懷的人生根本問題,是如何從人生的種種痛苦中得到解脫。佛教不同於多數宗教都將終極關懷的解決托之於對天地神明的絕對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賴人類自身的特長:理性,意志力和進取心。   一、面對死亡   佛經上講佛陀還在做太子時曾乘車巡遊都城,在城的東、南、西三門分別看到老態龍鐘者、重病呻吟者、死亡送葬者三種人,在城北門看到一個出傢修道的沙門,深受感觸,想到自己將來也難免老、病、死,終日悶悶不樂,唯以生老病死大事為念。這件事稱為“四門遊觀”,是促使佛陀出傢求道的一大契機。此後他就以全部生命投入對生死問題的解決。由此,“了生死”也就是佛陀思想及其所創立佛教的核心宗旨。   佛的弟子舍利弗說:“修道調心,進入涅般,對於肉體的死亡,像毀去毒缽,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報,有願的必定有成,臨死不變,是以智慧的眼觀看世相,出離火宅,實在是無限之美!”從死中看到了“無限之美”,這是佛教對死的特殊理解。在中國,儒傢講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生死觀中所重視的是生前,而非死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傢主張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卻可以通過道德學問的修養使精神達到永存和不朽。道傢的生死觀講究的是“生死氣化,順應自然。”他們將生死都視為一種自然現象。莊子認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過是安息,生死無非是氣之聚與散。無論是儒傢的重生輕死思想,還是道傢的輕生輕死主張,都教導人們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傢的生死觀直接孕育了國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其進步意義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兩傢的生死觀又未免過於忽視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質,不在生時思考死亡的意義,這實際上是對死的不負責任。從這一點來講,佛教的生死觀更勝一籌。佛教認為人世是充滿各種苦難的苦海,人們因為“無明”的緣故而在苦海之中備受折磨。如果一個人能夠洞徹自己的本心,就可以顯露出佛性,進而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這樣看來,佛教生死觀的著眼點不止在於生前,也不止在死後,而是在於生命個體的永恒歸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輕死或者簡單的輕生輕死,而是?痰嘉頤僑綰緯?繳?饋?   二、諸受皆苦